有一件事我一直覺得很扯,也感覺到某些情緒會影響到某些觀感,這都是一瞬間的事。

導火線應該是家裡衛生紙沒了這件事。
家裡有大約一天的時間是半張衛生紙都沒有的,但是唯一有空在家的人卻不去買,原因是媽媽沒給錢。


這又要從很久以前的事開始說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相處模式也都不一樣,
我們家就是屬於很少交流的那種,但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都放在心裡。
例如我爸從出生開始就很省,養了四個女兒不免花費多了一點但是他身上的衣服卻是破的。
買了新衣服他會生氣,有時候很無奈但有時候很心酸。
我爸是那種早上六點前出門晚上九點以後到家,這樣算了算我工作12小時其實也不算什麼,
還有我工作狂的性格看來是遺傳我爸。
但是這種生活型態從我小時候到現在最少也25年了,幾乎沒什麼六日休假馬不停蹄的工作,
到現在再幾年就跨入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個光用想的就令人惶恐的階段了,還是一樣。
不管是身體狀況還是體力都大不如前,也不是像以前那樣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讓爸爸解決,
染黑的頭髮有的時候會讓我忘記,但是就算記得我還是做不到那種甜滋滋的孝心,
就連最基本的物質享受現階段我都還無法做到,至少我能做到不跟家裡拿一毛錢。
但是這個想法到今年年初就破功了,我挖空了所有的存款、也借錢如期繳了貸款,
要是再貪心買些行頭是萬萬不可的,一切都要忍到自己賺了錢再說,
有時候跟朋友出去無法一起吃晚餐,或是難以抗拒的美食的誘惑,都還有減肥這個最堅強的後盾。

這些想法我一直覺得姊妹間是有同感的,偶爾我們也會聊聊天,
說到這些事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會點頭,說著自己看著他們老了,有什麼感觸之類的。
雖然沒有講明,但是每個人都把這些事看在眼裡,
我覺得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省錢、賺錢,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為爸媽以後的日子打算,不管現階段有沒有能力。


當我沒有收入,存款也見底,貸款卻浮上眼前,最刻苦的那段時間。
很卑微的向幾個人借過錢,也有被拒絕,但後來也順利借到了。

拒絕我的人因為也很困苦,雖然花費也不少,但我認為那是他的生活方式,
的確沒必要為了借我錢而讓自己省吃儉用。


突然有一天我在客廳看到了一個新的運動器材。


後來,我有了工作,他丟了收入,他應該更困難。
我也還沒領到錢,下一波貸款期限又緊接而來,又得想辦法籌錢,跟他還是借不到。


突然有一天,我們要一起出門,她說有宅配會來,我親耳聽到也看到她付了6千多的網購。
六千多,這在我們家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數字,尤其是沒收入的人。
我本來以為那是他的存款,那我沒有意見,但緊接著,我又得知他一段時間就會跟爸拿生活費。
我有點生氣,這算什麼。


母親節,他收下了爸爸兩千元說是贊助我們帶媽媽去吃飯。
我們順利得吃完飯了,當然花的錢遠遠少於我爸贊助的錢,
然後我提議我們把錢均分,把兩千元還爸。
後來礙於有人沒收入有人還在念書,而我自己才剛領第一個月薪水,連還債都不夠,於是很可恥的作罷。


事情回到衛生紙上。唯一在家的人不去買衛生紙,因為媽媽沒給錢。
我說,那你先用你的錢買啊,
他說,我沒錢。
我想起那贊助的兩千元還有剩一千多,
我提議用吃飯剩下的錢先去買,衛生紙一串也才一百多。
他說,錢沒了。
你還爸了喔?我問
他說,其實那兩千塊本來就有一半是要給我的生活費,我拿去買衣服花光了。

他理直氣壯的說。

我只有啞口無言的分,一半是很難相信那份理直氣壯,另一半大概是失望,
我甚至有點不知道以後要怎麼心平氣和的跟他談話。

我知道她一直有很貴的衣服很貴的鞋子很貴的包包,而每一樣幾乎都是只有養灰塵的分。
而且知道她一直是最窮的那一個,至少嘴上是,在生活用品上也是。

我一直覺得他的很多想法很扯,很不對,也曾經想想出各種方法導正他,
但是那一瞬間我覺得你想扶,有人不見得願意讓妳扶。

 

 

因為這件是無法跟家裡的人說,其實也不應該跟任何人說
但是因為真的一天一天過心裡覺得好悶,我很不喜歡家裡的小團體有縫隙
可是,真的一但開始不喜歡某些事之後,就沒辦法一直對那個人笑顏以對了ˊˋ
這件事讓我覺得更悶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zywo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